您好,襄阳中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网站欢迎您!
2020-08-18
0 引 言
我公司部分生产线自投产运行后,分解炉内或五级旋风筒内频繁塌料导致系统不稳定,影响产量、质量。经分析查找,确认不是操作原因,而是管道式分解炉鹅颈管弯头处有积料,且积料量较大,轻则0.5 m厚,严重的则达1.5 m以上。该处积料危害较大,一方面导致系统不稳定影响产质量, 另一方面缩小鹅颈管通风面积,增大系统阻力,增加系统电耗。本文就该类积料的处理措施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 原因分析
这几条线的管道式分解炉在设计时因兼顾空间和材料成本经济性问题,设计的鹅颈管过渡段弯头跨度太大,内侧出现平台,物料在平台处堆积
(如图1)至一定厚度后随时脱落,尤其是在系统工况有波动时,如系统调风时更容易脱落塌料。
图1 鹅颈管积料
2 原始解决措施
加装空气炮或振打电机定期清理,注意空气炮喷口一定要向分解炉方向,但不能迎风,避免喷口堵塞;加装清堵门,检修时人工彻底清理。这些措施只能一定程度缓解塌料但不能彻底解决积料, 而且增加气力和人工消耗。
3 改进措施
分解炉鹅颈管弯头处积料的根本原因是过渡段太长且存在平台,从结构下手才是治本之法。主灵敏可控,进入优质窑况的长期稳定运行状态。窑况就处于可控范围。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个窑况都有自己的特征参数, 抓住特征参数,让窑况受控。建立用10项参数全面数值化测评燃烧器综合性能的数据模型(评分系统),来指导窑头燃烧器的头部改造和新燃烧器的设计和使用。坚持“一煤一设计,一窑一修正”的设计理念,以燃烧器调查表为基础,从煤粉特性着手确定主要设计参数,以用户特定窑况作进一步修正;同时坚持新旧燃烧器10项结构参数的对比设计,对原燃烧器的性能优点予以传承,并进行技术的改进和升级,力求改造后的燃烧器在生产中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在生产中,控制好二次风温和窑电流,使用好燃烧器,不仅窑况稳定,熟料质量也好。
上一条: 回转窑用煤粉和气体燃料混烧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