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多通道燃烧器烧无烟煤的操作
某厂有700和1仪团2条干法生产线,烧成系统于1998年成功技改后,燃料全部使用当地的无烟煤,燃烧器先后使用了国产三通道及四通道燃烧器(二者通称为多通道燃烧器),现把几年来操作应用情况总结如下,供交流。多通道燃烧器在使用无烟煤操作调整中,应保持火焰形状的稳定,站在系统的高度,前后兼顾,综合分析,通过调整影响火焰的因素,做到“风、煤、料、窑速、温度"五个稳定,达到控制火焰长度,保持必要热力强度,并使窑内温度合理分布的目的,以提高熟料产、质量,延长窑衬使用周期。
1多通道燃烧器的定位
多通道燃烧器喷嘴在窑口横截面的位置,对窑内物料的烧成有很大影响。根据生产实践,喷嘴应稍靠近物料层,在第四象限为宜。调整时火焰不应扫“窑皮"和不被物料翻滚时压住,这样对窑内物料煅烧和传热有利。否则,一方面火焰冲刷窑皮,影响窑衬使用周期,另一方面,若过于偏向物料侧,火焰被物料压卷,导致煤不完全燃烧,影响熟料产量和质量。
调整喷嘴上下移动时,可调整吊装丝杠;左右移动时,调整两端的固定丝杠。每次检修点火前,应调整好喷嘴位置。正常运行时,多通道燃烧器大幅度拉出或伸进时,也要调整吊装丝杠,以确保火焰位置适中,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尤为重要。
2多通道燃烧器的调整
2.1多通道燃烧器火焰形状的调整
火焰的理想形状为毛笔头状或似正柳叶形,正高温区域为火焰的最粗部分,火焰稳定,活泼有力,不散乱,不扫“窑皮"。
火焰太长,热力分散,烧成带后移,会降低熟料产量和质量。火焰太短,缩短冷却带,火焰的热力强度大,高温带集中,会发生扫“窑皮"、扫砖等不良现象,给设备运行带来很大危害。
多通道燃烧器的火焰形状是通过改变外轴流风、内轴流风,及内旋流风的比率来实现,王要是调节各管上阀门的开度或调节燃烧器结构的拉丝,改变喷口截面积来实现。
粗而短或发散的火焰是通过增加内风〈内旋流)风量,同时相应减少内、外轴流风量,即在较高的旋流风速下实现的。增大内旋流风阀门开度或减小内旋流喷口截面积,内旋流风速增大,反之,降低。
细而长的火焰是通过增加外风(外轴流风)流量或增加内轴流风速来实现,即在较高的轴流风速下实现。增加内〈外)轴流风开度或减小内(外)轴流风喷口截面积,内外轴流风速增大,反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