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风道燃烧器的使用
(1)根据煤的品种和质量调整一次风量及风压的大小,即确定总净风量的大小。采取变频器改变风机转速的办法调节,不仅节电,而且更有利于调节风量时减少风压的损失。
(2)根据对火焰出口风速的要求,可以调整内外风道的断面面积。断面减小,风速提高,火焰硬度高、刚性强,适于燃烧速度慢的煤质。 “大窑一杆枪”,说的就是燃烧器,同时也表明了它的重要性。它在水泥工程的投资比重上可以忽略不计,但它却关系到整个投资的效益。这杆枪怎么用?请看翟世隆先生的介绍。
(3)根据火焰形状的要求及喷煤管在窑内的位置,调节内外风比例。火焰外形细而长时要加大内风、减少外风;反之,加大外风,减少内风。
(4)根据喷煤管的出口回流气流的大小调节中心风量。此风过小起不到作用,过大不利于煤粉与空气的充分混合。
(5)煤管在窑内的位置不变,有利于点火及止料时的调节,更有利于运转中保护窑皮与处理结圈的要求。一般煤管的设计要用沿窑轴向1米的移动范围。
在调整时,还要充分考虑二次风温与风量对火焰的影响,以及二、三次风量比例的影响。总之,调整火焰是各种因素综合变化的结果,任何一项操作都会对原有操作发生影响。
使用多风道燃烧器的注意事项
1、喷煤嘴前端面进入窑出料口内不宜过多
如果进窑过多会造成一次风对二次风的挟带作用减少,不利于再循环火焰的形成;增加窑的冷却带,降低熟料冷却速度,使熟料的阿利特转型为贝利特,或贝利特的自身的晶型转换,不利于提高熟料质量;降低熟料进入篦冷机的温度,意味着降低了二、三次风温度,不利于降低热耗;喷煤嘴端头上部容易形成熟料堆积的“蜡烛”,也易被上部掉落的熟料砸坏外浇注料。
2、喷煤嘴前端面不宜位于入窑出料口外
煤嘴不易形成稳定的喷射性火焰,受窑门罩二、三次风走向影响较大;火焰的着火点不易连续,会上下跳动,不安全;出窑熟料温度过高,篦冷机容易堆“雪人”。
3、火焰形状的调整
在调整煤管时要把煤粉燃烧系统的操作与工艺看作一个整体,必须使煤风、内风、外风合理匹配。
(1)若烧成带物料发黏被带至很高,说明窑温过高,此时应减煤,同时适当减少内风,加大外风,使火焰拉长,缓解窑温;若发现物料发散,不结粒,说明烧成带温度过低,此时加煤同时加大内风,适当减少外风,强化火焰,使温度转为正常;若发现大量掉窑皮或筒体局部温度过高,说明烧成带温度过高,火焰形状不好,火焰发散冲刷窑皮及耐火砖,从而使窑皮脱落,此时减少内风,或减少煤流燃料量,加大外风将火焰拉长,或移动煤管位置改变火点重新补挂窑皮,严格控制熟料结大块,尽早使窑况恢复正常。